--专访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
2018年“两会”,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手拿一颗硕大的马铃薯走上“代表通道”,向中外媒体讲述科技扶贫的故事。三年时间过去了,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那位“托着土豆上会”的代表,如今又有了新的关注点。
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,如何用科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?总书记下团组时提到的“林下经济”是什么意思,怎样落地见效?
求是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。
“直过民族”的脱贫历程
求是网: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,拉祜族又是新中国成立后“一步跨千年”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“直过民族”。经过您和团队长达六年的定点帮扶,澜沧县已经于去年11月正式实现“脱贫摘帽”。澜沧县的脱贫,是全国“直过民族”区域最大、人口最多县“一步千年”的历史性跨越,作为亲历这一切的见证者,能不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澜沧县的脱贫历程?
朱有勇:我刚到澜沧的时候,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。乡亲们住的是透风漏雨的篱笆房,放上几张床,堆着点玉米杂粮,就是很多人家的全部家当。当地的拉祜族村民不理解什么是“院士”,也几乎没有人会说汉语。我跟他们交流,他们即使听懂了也不说话,远远地看见我还会绕开。
当时我们搞试验田需要租地,可是村民根本不理,给多少钱都免谈。为了和群众拉近距离,我和团队所有成员学说拉祜族话,学唱拉祜调子,吃农家饭,和乡亲们一起喝酒。乡亲们感到了尊重,隔阂消除了,得到了村民的信任,才终于租到了田。
我们与村民同下田,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种庄稼,用示范种植让“相信经验”的农民开始“相信科学”。我们做给村民看,带着村民干,帮着村民赚,一步步解决村民种什么、怎么种的问题,村民的积极性逐渐被带动起来。看到种三七、种洋芋也能赚钱致富,很多在外打工的乡亲回来了,一些外地人也赶来参观学习。冷清了多年的村寨热闹起来了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求是网: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到那里扶贫?
朱有勇: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党有号召,我们就必须有行动。而且我出生在云南红河,自己就是普通农户家庭的孩子,可以说我对云南这片红色热土、对农民和农村有着天然的眷恋,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。
作为科技工作者,我们的科研不仅在实验室里,也在田间地头。论文不能光写在纸上,还得写到大地上。我们发了很多论文,我们的科技成果在很多地方推广,很多人都富了。
全面小康,一个民族都不能少。我们要把我们的科技知识、把我们的成果推广应用,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富起来,让我们的各族同胞都富起来。
“拉祜”一词的含义,在澜沧有种说法:“拉”即大家拉起手来,代表团结,“祜”即代表幸福。所以,拉祜族的意思,就是大家拉起手来,一起奔小康!
“让脱贫和乡村振兴无缝对接”
求是网: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: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、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。”对此,您是怎么认识的?
朱有勇: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,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次伟大成就。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,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。
总书记说,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,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、成效更可持续。特别是对脱贫县,总书记指出,要“扶上马送一程”。
澜沧县是云南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,直到2020年11月才退出贫困县。如果我们现在撤了,如果各类资金或者帮扶政策都撤了,那么脱贫攻坚的成果就难以巩固。
因此,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、松劲歇脚,必须乘势而上、再接再厉、接续奋斗。
求是网: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,您有哪些经验与我们分享?
朱有勇:脱贫成果要可持续,就必须有内生动力。刚脱贫的地区,劳动力整体素质还比较低。要想发展产业,必须要靠人才支撑,有更多的乡土人才、科技人才、营销人才,才能把产业做好。资源开发利用、乡土人才培养、巩固脱贫成果之间是互为支撑的。
要实现脱贫不返贫,得让脱贫和乡村振兴无缝对接。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,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来发展特色产业,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。在澜沧科技扶贫的基础上,我们准备推进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,进一步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,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
“特色产业更要高质量发展”
求是网:今年“两会”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“林下经济”我们都知道,您与团队经过科研攻关,克服了三七“易生病,难连作”的障碍,研发出“林下三七”。关于发展“林下经济”,您和您的团队有什么经验?
朱有勇:不论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经济,都应该结合当地环境条件、土壤条件、气候条件来看。云南的中药材,种植面积800多万亩,在国内排名第一。我所在的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,松林茂密,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。
我们经过十多年的研究,把林下生态环境与三七生物学特点相耦合,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林下有机三七技术体系”。
通俗地讲,就是利用植物“相生相克”的原理进行虫害的生态控制,解决三七易生病、不能连作等难题。
同时,因为不用一滴农药,土地没有受到污染,在三七收获后可轮种其他林下药材,如黄精、重楼等,大大缓解了土地资源问题。
此外,由于林下阴凉环境和丰富的落叶腐殖质,可以节约人工、遮阴、肥料等成本,增加林农收入,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。
我们遵循药材生长发育自身规律,把中药材种植放归山野,既能提高林下有机三七品质,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。
目前,我们的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已经突破了万亩,未来还将继续在昆明、红河、普洱等地推广。希望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能做到几万亩,带动山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做实做强。
当然,盲目追求高产量不符合新发展理念,只有做有质量的绿色药材,才是出路所在。正是基于此,三七、黄精、重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,正在云南走上回归山野之路。特色产业更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这方面我们将努力做得更好。
求是网:听说曾有人花大价钱购买您的“林下三七”科研专利,有的企业甚至开出10亿元的高价。但您拒绝了,还将这套技术无偿授予澜沧的农户和群众使用?
朱有勇:是的。关于这件事其实当时在我们的团队里也出现了不同声音。为此,我还专门给大家开了一个会。我在会上说,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待遇,我们为什么还要挣这个钱呢?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吗?
我们的团队构建了政府、企业、专家、农户等各方协同的产业发展机制,我们团队把创新技术无偿供企业使用,但企业必须承诺将其利润的15%分红给老百姓,这样一来就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径。企业有钱赚,百姓得实惠。
我们搞农业的,能够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,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,让科研成果在千家万户农民家里面开花结果,比拿多高的奖金、发多少篇文章、给多少钱都高兴,农民的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!
我常跟年轻同志说,我们“农字号”科技特派员,要多到地里转转,多和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,把所学知识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,让老百姓致富,这才是最应该做的事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比什么都有价值。